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是怎样的?


集体合同是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书面协议。它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 第一步是确定集体协商代表。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单位人员代理。这一规定依据《集体合同规定》第十九条。 第二步是进行集体协商。协商代表在协商前应进行充分准备,了解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收集用人单位和职工对协商意向所持的意见。协商双方就集体合同的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和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协商过程中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三步是形成集体合同草案。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内容,应当形成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这在《集体合同规定》第三十六条中有明确规定。 第四步是签字确认。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第五步是审查备案。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四十二条,这是集体合同生效的必经程序。 第六步是公布。生效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自其生效之日起由协商代表及时以适当的形式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这样,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才算全部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