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变更原有职工该如何维权?


在公司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原有职工的权益维护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公司变更的类型,常见的公司变更包括公司名称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注册资本变更、经营范围变更、公司组织形式变更、股东变更等。不同类型的变更,对职工权益的影响和相应的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这意味着,如果只是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发生变更,职工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双方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继续履行各自的义务。公司不能因为这些变更而随意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或者降低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 如果公司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也就是说,职工的劳动合同并不会因为公司的合并或者分立而失效,新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公司变更可能会伴随着一些影响职工权益的情况发生。比如,公司可能会以变更为由,调整职工的工作岗位、降低工资待遇等。在这种情况下,职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一步,与公司进行协商。职工可以先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了解公司变更的具体情况以及对自己权益的影响,并表达自己的诉求。通过友好协商,争取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第二步,如果协商不成,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行政部门。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公司变更过程中存在的侵害自己权益的问题,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步,如果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不能满足职工的诉求,职工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职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恢复工作岗位、支付工资差额、支付经济补偿等。 第四步,如果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职工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公正的判决。 总之,在公司变更过程中,职工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职工也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