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对公司起诉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公司对公司起诉,其实就是一个公司作为原告,向法院请求通过审判来解决与另一家公司(被告)之间纠纷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诸多法律程序和手续。 首先,要制作一份合格的起诉状。起诉状是原告向法院陈述案件事实、提出诉讼请求的重要法律文书。它需要清晰地写明双方公司的基本信息,包括公司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还要详细阐述诉讼请求,比如要求对方支付货款、承担违约责任等,并说明事实和理由,也就是纠纷产生的前因后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其次,要收集和整理相关证据。证据是支持诉讼请求的关键,它可以是合同、发票、送货单、聊天记录等各种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在收集证据时,要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然后,要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来说,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合同中有关于管辖法院的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那么就按照约定来确定管辖法院。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中有明确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最后,将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一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并按照法院的要求缴纳诉讼费用。法院在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就会受理案件,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