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的概念和分类是什么?


行政许可在日常生活和行政管理中较为常见,我们先来看看它的概念。 行政许可指的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你想做某件特定的事情,要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行政机关审核通过后,允许你去做。例如,你想开一家餐馆,就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这就是行政许可的一种体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接下来谈谈行政许可的分类。常见的行政许可分类有以下几种: 普通许可,这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许可类型。它是对申请人行使自由权利法定条件的审查和准许,目的是防止危险、保障安全。比如,集会游行示威许可、爆炸品生产运输许可等。这类许可一般没有数量限制,只要申请人符合条件就可以获得。依据《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这里面很多就属于普通许可。 特许,主要适用于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比如,矿产资源的开采许可、无线电频率的使用许可等。特许通常有数量限制,一般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许可决定。《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二项对此有相关规定,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认可,是对申请人是否具备特定技能的认定。主要针对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例如,律师资格、注册会计师资格等。认可一般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进行,《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三项规定了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核准,是对某些事项是否达到特定技术标准、经济技术规范的判断、确定。比如,消防验收、生猪屠宰检疫等。核准主要依据的是技术标准和规范,《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四项规定,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登记,是对确立特定民事主体资格、身份的确定。比如,企业登记、社团登记等。登记的目的是使相对人具有某种能力、获得某种资格。《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五项规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总之,了解行政许可的概念和分类,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各类行政事务时,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能更好地与行政机关进行沟通和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