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的概念是怎样的?


行贿罪是一种在法律领域较为重要的罪名。下面为您详细解释行贿罪的概念。 从通俗意义上讲,行贿罪就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送钱或者送其他财物的行为。这里的“不正当利益”,可以理解成那种通过正常途径无法获得,或者违反了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而获得的利益。比如,为了让自己不符合资质的企业拿到某个项目,给负责项目审批的国家工作人员送钱,这就是典型的为了不正当利益而行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行贿罪的构成有几个关键要素。首先,行贿的对象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其次,行贿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并且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如果只是出于感谢而送一些小礼物,并没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想法,一般不构成行贿罪。 行贿罪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是很严谨的。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行贿的财物价值、行贿的目的、行贿的情节等等。行贿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竞争秩序。对于行贿罪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之,行贿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坚决抵制行贿行为,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良好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