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的时候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拘留分为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下面为您分别介绍不同拘留需要满足的条件。 首先是行政拘留,它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行政拘留的前提是行为人违反了治安管理秩序。例如,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的违法情节和后果等因素,决定是否给予行政拘留以及拘留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十五日,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其次是刑事拘留,它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最后是司法拘留,它是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情节严重的人,在一定期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等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司法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总之,不同类型的拘留适用的法律情形和条件各不相同,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司法活动正常进行和打击犯罪等目的而设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