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机动车拘留、取保候审、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在探讨醉酒驾驶机动车时拘留、取保候审、逮捕的条件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醉酒驾驶的定义。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醉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首先来看拘留的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在醉酒驾驶案件中,如果驾驶人有上述情形,公安机关就可以对其进行拘留。比如驾驶人在被查获后试图逃跑,就符合先行拘留的条件。
接着说取保候审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对于醉酒驾驶的嫌疑人,如果血液酒精含量不是特别高 ,且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等其他严重情节,有可能符合“可能判处拘役,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这一条件,从而获得取保候审。例如,驾驶人平时表现良好,此次醉酒驾驶是偶发情况,且被查获后积极配合调查,就有机会申请取保候审。
最后是逮捕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在醉酒驾驶案件中,如果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很高,或者在醉酒驾驶过程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就可能被认为“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从而被逮捕。比如,驾驶人在醉酒后高速行驶,与多辆车发生碰撞,这种情况下被逮捕的可能性就很大。
总之,醉酒驾驶机动车涉及的拘留、取保候审、逮捕条件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来判断。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医疗纠纷产生票据后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移民定居签证的办理流程是怎样的?
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有哪些法律规定?
政府拆房子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企业所得税期间费用汇算利息收支公式是什么?
在职工资总额是否包括社保公积金?
继承是实继承的还是选举的呢?
给小孩迁户口如何进行预约?
户口注销了学籍会消失吗?
医院付款如何使用医保?
姑姑取得抚养权后能进行监护吗?
农村房子卖了后遇到拆迁还能要回吗?
被降职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如何才能终结赔偿?
家人被车撞,亲属回家照顾的机票钱保险公司会理赔吗?
送签证和打指模是一起办理吗?
江西累犯达到多少钱会被判刑?
传唤和拘传犯罪嫌疑人应遵守的规定有哪些?
2024年对物业服务企业有哪些管理规定?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