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领取抚恤金?


抚恤金是国家或有关单位依照相关规定给予死者家属或伤残职工的费用,体现了对他们的精神抚慰和物质帮助。不同情形下领取抚恤金的条件有所不同,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领取抚恤金的情况。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这里所说的近亲属是指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要领取这部分抚恤金,亲属需满足由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且无劳动能力这两个条件。 其次是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领取抚恤金的情况。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发给定期抚恤金:(一)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二)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者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三)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符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 另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也会涉及到抚恤金的发放。按照《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一般来说,只要是符合与死者有特定亲属关系等相关规定的人员,就可能有资格领取。 总之,领取抚恤金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形,对照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条件来确定。如果你遇到具体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咨询当地的民政部门、社保机构等相关单位,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