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擅自处置财产会有什么后果?
我有个官司胜诉了,对方是被执行人,但我发现他在偷偷处理自己的财产。我想知道他这种擅自处置财产的行为在法律上会有啥后果,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在法律中,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当事人。而被执行人擅自处置财产,是指在法院对其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后,被执行人未经法院允许,自行对这些财产进行转让、变卖、毁损等处理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若被执行人擅自处置财产导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可能会构成此罪。 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擅自处置财产,可以及时向法院报告这一情况。法院在核实后,会根据具体情节对被执行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申请执行人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被执行人赔偿因其擅自处置财产而给自己造成的损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