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造假需要承担什么后果?
我在一场官司里发现对方提交的证据可能是伪造的。我想知道如果确定对方证据造假,对方要承担怎样的后果,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如何认定和处理的,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证据造假,简单来说就是当事人或者其他人故意制造虚假的证据,以此来影响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判断。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司法的公正和正常秩序。 从民事诉讼的角度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罚款和拘留是对造假者的一种惩戒措施,目的是让其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代价,同时也是对司法秩序的维护。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造假的后果更为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了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这表明在刑事诉讼中,证据造假不仅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判决,造假者还会面临较为严厉的刑事处罚。 如果发现对方证据造假,你应该及时向司法机关反映情况,并提供相应的线索和证据来证明对方证据是伪造的。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以保障司法的公正和你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