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举报不实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之前举报了一件事,现在发现可能存在一些信息不准确的情况。我很担心这样举报不实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举报不实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是只需要澄清就行,还是会面临更严重的处罚呢?
展开 view-more
  • #举报不实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举报不实指的是举报人向有关部门反映的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在法律层面,需要区分举报不实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不同情况的法律后果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出于过失导致举报不实,也就是举报人不是故意提供虚假信息,而是因为对情况了解不全面、掌握信息有误等原因造成举报内容与事实不符。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追究举报人的法律责任。我国鼓励公民依法行使举报权利,对于因合理误差、信息获取有限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举报不实,通常会以澄清事实、消除影响等方式处理。比如举报人根据自己的观察举报某企业存在污染问题,但后来发现是观测错误,企业实际上并不存在污染情况,相关部门可能只是让举报人了解正确情况,不会给予处罚。 而如果是故意举报不实,也就是举报人明知举报内容是虚假的,仍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这种行为就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了。从民事方面来说,故意举报不实可能会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被举报人可以要求举报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在行政方面,故意举报不实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在刑事方面,如果故意举报不实情节严重,达到了刑法规定的标准,可能会构成诬告陷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