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上约定的抚养费不给会怎么样?


当夫妻双方选择协议离婚时,通常会签订离婚协议书,其中会对子女抚养费的金额、支付方式和时间等作出约定。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旦一方不按照协议支付抚养费,就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从法律性质上来说,离婚协议书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关于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的协议,具有合同的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离婚协议书属于书面合同的一种,双方都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如果一方不支付离婚协议书上约定的抚养费,首先,另一方有权以孩子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所以,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通常会判决未支付抚养费的一方按照协议支付抚养费。 如果判决生效后,对方仍然拒不支付抚养费,那么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拒不支付抚养费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不支付抚养费还可能对个人的信用记录产生不良影响。在一些情况下,法院可以将拒不履行判决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会对其征信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在金融贷款、出行、高消费等方面的行为。 总之,离婚协议书上约定的抚养费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支付抚养费不仅会损害孩子的合法权益,也会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风险和不良后果。如果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等特殊情况,建议及时与对方协商,通过合法途径变更抚养费的支付方式或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