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中股东注销公司会有什么后果?
我有个官司胜诉了,进入执行阶段,可发现对方公司股东把公司注销了。我现在很懵,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我的权益该怎么保障,想了解在执行中股东注销公司会产生什么后果,我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展开


在执行中股东注销公司是一种可能影响债权人权益的行为。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公司注销的基本概念。公司注销是指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被其它公司收购、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不续、或公司内部解散等情形时,公司需要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终止公司法人资格的过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也就是说,如果股东在执行过程中未经合法清算就注销公司,使得公司财产状况不明,无法进行正常清算来偿还债务,那么股东可能要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另外,依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如果股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清算就注销公司,这属于违法行为。 对于债权人来说,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向法院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要求股东承担公司的债务。同时,债权人还可以收集相关证据,证明股东存在未依法清算就注销公司的行为,以便在诉讼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执行中股东注销公司并不意味着债权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股东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