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担保条款不明确会带来哪些不利后果?

我在和别人签合同的时候有担保条款,但写得不是很清晰。现在有点担心会出问题,想知道这种担保条款不明确的情况,会给我带来哪些不利后果呢?比如在责任认定、权益保障方面会有啥影响?
展开 view-more
  • #担保条款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合同中,担保条款起着保障债权实现的重要作用。然而,当担保条款不明确时,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后果。 首先,担保方式不明确会导致难以确定责任承担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规定,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中,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而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如果担保条款未明确是哪种保证方式,债权人可能面临在主张权利时程序更复杂、时间成本更高的问题。 其次,担保范围不明确会使债权人的权益难以全面保障。《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一条规定,保证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担保条款不明确,债权人在主张担保范围内的各项费用时,可能会遇到举证困难等问题,导致部分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再者,担保期间不明确会增加债权人主张权利的不确定性。依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规定,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如果担保条款未明确担保期间,债权人可能因疏忽错过主张权利的最佳时机,从而使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免除。 另外,当多个担保人的担保份额不明确时,会引发担保人之间的责任分担问题。《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二条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在多个担保人的情况下,如果担保份额不明确,担保人之间可能会就责任分担产生争议,影响债权人权利的及时实现。 总之,担保条款不明确会给债权人和担保人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签订担保合同或包含担保条款的合同时,当事人应当尽可能明确各项担保要素,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