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的构成是怎样的?
我听说有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的情况,想了解一下从法律上来说,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的构成是怎样的?比如什么样的行为会构成这个罪,有哪些条件之类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法律概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构成要件。 首先是主体要件。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里的“解救职责”,就是指那些根据法律法规,有责任去解救被拐卖妇女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比如公安、民政等部门中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针对此罪的规定,就是针对这类特定主体的。 其次是主观要件。犯罪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也就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比如,有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能因为受贿,或者与拐卖者有某种关系,故意去阻碍解救行动,这种故意的心态就是构成该罪主观方面的要素。 然后是客体要件。此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解救被拐卖妇女的正常活动。国家为了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组织了专门的力量去开展解救工作。而阻碍解救的行为,破坏了这种正常的解救活动,影响了被拐卖妇女合法权益的及时保障。 最后是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阻碍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利用职务”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例如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风报信,向拐卖、绑架者或者收买者提供有关解救的情况、信息,或者对解救工作进行阻挠、干涉等。比如,在解救行动中故意拖延时间,不提供必要的协助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解救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总之,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这四个方面的要件,才会构成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