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书格式范本的内容有哪些?


仲裁裁决书是仲裁庭对仲裁纠纷案件作出裁决的法律文书。下面我们详细来了解其格式范本内容。 首先是标题和文号。标题通常为“[仲裁委员会名称]仲裁裁决书”,这明确了作出裁决的主体。文号则是该裁决书的编号,一般由年份、仲裁委员会简称、仲裁类型及顺序号组成,比如“(2025)XX仲案字第XX号”,它就像裁决书的“身份证号码”,方便对案件进行识别和管理。 接着是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要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所等;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要写清其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这些信息能准确确定参与仲裁的各方主体。 之后是引言部分。此部分要写明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的依据、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以及仲裁的审理过程。例如,依据双方签订的仲裁协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了该案件;仲裁庭由首席仲裁员[姓名]和仲裁员[姓名]、[姓名]组成;案件经过了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进行了陈述、辩论等。 正文部分是仲裁裁决书的核心。这里要详细阐述仲裁请求、争议事实、仲裁庭查明的事实、仲裁庭的意见以及裁决结果。仲裁请求就是申请人要求仲裁庭作出的具体决定;争议事实是双方当事人在案件中的分歧点;仲裁庭查明的事实是经过调查核实的实际情况;仲裁庭的意见是仲裁庭依据法律和事实对案件的分析判断;裁决结果则是仲裁庭最终作出的决定,比如支持或驳回申请人的部分或全部请求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这为仲裁裁决书的内容提供了法律依据。 最后是尾部。要写明“本裁决为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同时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注明裁决日期。这样一份完整的仲裁裁决书就形成了,它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