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是一种常见的解决争议的方式,它具有高效、灵活等特点。以下是一些约定仲裁条款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明确仲裁的意思表示。这意味着双方在合同中要清楚地表明,一旦发生争议,愿意将其提交仲裁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所以,仲裁条款必须体现双方自愿选择仲裁的意愿,不能存在强迫或含糊不清的表述。 其次,仲裁事项要明确。仲裁事项是指双方约定提交仲裁解决的具体争议范围。它应当具体、清晰,不能过于宽泛或模糊。比如,如果是买卖合同纠纷,要明确是关于货物质量、交付时间还是货款支付等方面的争议。根据《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仲裁协议应当具有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和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如果仲裁事项不明确,可能导致仲裁协议无效或在仲裁过程中产生争议。 再者,选定的仲裁委员会要明确。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仲裁委员会。所以在仲裁条款中,必须准确写明仲裁委员会的名称。例如,要明确是“北京仲裁委员会”还是“上海仲裁委员会”等。如果仲裁委员会名称不明确,可能会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法》第十八条规定,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另外,仲裁条款的语言表述要准确、严谨。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歧义的词汇和语句,以免在发生争议时对仲裁条款的理解产生分歧。同时,仲裁条款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一般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最后,要注意仲裁条款与合同其他条款的协调。仲裁条款是合同的一部分,它应当与合同的其他条款相互配合,不能相互矛盾。例如,合同中关于违约责任的约定应当与仲裁条款中关于争议解决的方式相协调,以确保在发生争议时能够顺利通过仲裁解决。 总之,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需要谨慎对待,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仲裁条款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