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限额是如何规定的?
我经营着一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做了一些公益性捐赠。现在到了核算税务的时候,我不太清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限额是怎么规定的,不知道该怎么进行税务处理,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规定内容。
展开


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限额的规定与企业所得税密切相关。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公益性捐赠。简单来说,公益性捐赠是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符合法律规定的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 关于扣除限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这里的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也就是说,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先将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从利润中扣除,然后再计算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举个例子,如果一家企业年度利润总额为100万元,那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限额就是100×12% = 12万元。如果该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为10万元,那么这10万元可以全额在当年扣除;如果实际捐赠支出为15万元,那么当年只能扣除12万元,超过的3万元可以在以后三年内结转扣除。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对公益性社会组织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明确了其应符合的条件。同时,企业在进行公益性捐赠时,需要取得合法有效的捐赠票据,作为税前扣除的凭证。 总之,企业在进行公益性捐赠时,要准确把握扣除限额的规定,按照法律要求进行税务处理,这样既能支持公益事业,又能合理降低企业的税负。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