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界不清采伐树木法院会怎么判决?


如果地界不清采伐树木,法院的判决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 首先,得看采伐行为是否构成盗伐林木罪或滥伐林木罪。盗伐林木罪,简单来说,就是未经允许偷偷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就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规定,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滥伐林木罪呢,是指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没有按照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去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同样会面临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要是明知林木权属不清,在争议未解决前就擅自砍伐林木,情节严重的,会确定林木权属,分别根据具体情况,按盗伐林木罪或滥伐林木罪追究刑事责任;要是林木权属难以确定,那就按滥伐林木罪惩处。这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林木权属争议一方在林木权属确权之前,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以滥伐林木罪论处。 另外,即使不构成犯罪,采伐方可能也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比如赔偿因采伐行为给相关权利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等。而且,根据《森林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五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法院在判决时,会结合具体案件中的证据,比如采伐的数量、品种、地界争议的实际情况、采伐人的主观故意等多方面因素,来做出公平合理的判决。 相关概念: 盗伐林木罪:未经允许偷偷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达到一定标准构成的犯罪。 滥伐林木罪:违反森林法规定,未按规定范围和要求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构成的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