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查封扣押冻结有什么规定?
我最近涉及一些法律纠纷,听说法院可能会对我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或者冻结。我不太清楚法院这么做有什么具体规定,比如在什么情况下会采取这些措施,具体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会不会随意就对我的财产进行处理,所以想了解一下相关规定。
展开


法院查封、扣押、冻结是司法执行中的重要措施,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规定。 首先,查封是指法院对当事人的财产进行封存,限制其处分权。一般来说,查封的财产仍由所有人保管,但不能进行买卖、抵押等处分行为。扣押则是将财产转移至法院指定的地点进行保管,所有人暂时失去对财产的占有。冻结主要针对的是银行存款、股票等财产权益,限制账户的资金流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判决的执行,在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可以查封、扣押、冻结其相关财产。并且,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以其价额足以清偿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额及执行费用为限,不得明显超标的额查封、扣押、冻结。 法院采取这些措施时,应当作出裁定,并送达被执行人和申请执行人。在查封、扣押财产时,执行人员应当制作笔录,载明相关情况。对于查封、扣押的动产,法院可以直接控制该项财产。对于不动产和有产权证照的动产,法院可以向有关管理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机关必须办理。 此外,如果被查封、扣押的财产由人民法院指定被执行人保管的,保管期间如果因被执行人的过错造成损失,由被执行人承担;如果由法院保管或者委托第三人、申请执行人保管的,保管期间的必要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而且,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已经设定抵押、质押或者其他担保物权的,法院仍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但不影响担保物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