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2017年的法院判决书到2024年还具有法律效力吗?

我手里有一份2017年的法院判决书,这些年一直没太在意。最近因为一些事情又翻了出来,就想知道这份判决书现在还有没有效。我想了解它在法律层面上是否还能起到作用,是一直有效还是过了这么多年就失效了呢?
展开 view-more
  • #判决效力
  • #执行时效
  • #法律文书
  • #强制执行
  • #拒不执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院判决书是具有永久法律效力的。一旦判决宣告或送达,就产生法律约束力,不可随意撤销或变更。这意味着2017年的法院判决书到2024年依然是有效的。 不过,这里要注意一个执行效力的问题。《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这个期间的计算方式如下: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履行期间,那么从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要是法律文书规定是分期履行的,那就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要是法律文书没有规定履行期间,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两年的时效内,权利人没有申请强制执行,之后就丧失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但这并不影响判决书本身的法律效力,只是不能通过法院强制执行来实现判决内容了。例如,甲胜诉乙的案子,判决书2017年生效且规定乙在一个月内还钱,那么从一个月期限结束后开始计算两年执行时效,如果甲在这两年没申请强制执行,就不能再要求法院强制乙还钱了,但判决书还是有效的,只是无法通过强制手段实现权益。 另外,如果一方有执行能力却拒不执行判决,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后果。比如会被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措施;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同时,被执行人还会面临经济与信用惩戒,像支付迟延履行利息、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 相关概念: 拘束力:判决一旦宣告或者送达当事人后,作出该判决的法院,在同一审级内不得随意地予以撤销或者变更的效力,反映了判决对作出主体的自我约束效应。 确定力:包括形式上的确定力,判决一旦确定,当事人便不得通过上诉,请求上级法院撤销或变更该判决的效力。 形成力:法院生效判决具有使当事人之间的原有法律关系发生变动,从而产生新的法律关系的效力。 执行力:给付判决可以作为执行根据,从而强制执行的效力。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