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司法罪包括哪些罪名?


妨害司法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使用各种方法妨害国家司法机关正常诉讼活动,破坏国家司法权的行使,情节严重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妨害司法罪包含的主要罪名: 第一个是伪证罪。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简单来说,就是在刑事案件里,这些特定的人不能故意提供虚假的信息,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个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刑法》第三百零六条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为了保证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能依法履行职责,不能通过不正当手段干扰司法公正。 第三个是妨害作证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就属于妨害作证罪。《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犯妨害作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管是在刑事、民事还是行政诉讼中,这种干扰证人作证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第四个是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这是指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二款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该罪的,从重处罚。比如有人为了让朋友逃避法律制裁,帮他销毁关键证据,就可能构成此罪。 第五个是打击报复证人罪。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构成该罪。《刑法》第三百零八条规定,犯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为了保护证人的合法权益,让证人能够放心地在法庭上提供真实的证言。 第六个是扰乱法庭秩序罪。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就是扰乱法庭秩序罪。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九条规定,犯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法庭是严肃的司法场所,必须保证其正常的秩序。 第七个是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构成窝藏、包庇罪。《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犯窝藏、包庇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强调了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明知”对方是犯罪的人。 第八个是拒绝提供间谍犯罪、恐怖主义犯罪、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指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或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公民有义务配合司法机关打击这些严重犯罪。 第九个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例如,有人明知某物品是盗窃所得,还帮忙销售,就可能构成此罪。 第十个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是为了维护司法判决和裁定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第十一个是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此罪。《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犯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司法机关对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是为了保证案件的顺利处理,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这种司法措施。 第十二个是破坏监管秩序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殴打监管人员、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聚众闹事,扰乱正常监管秩序、殴打、体罚或者指使他人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等破坏监管秩序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破坏监管秩序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五条规定,犯破坏监管秩序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为了维护监狱等监管场所的正常秩序。 第十三个是脱逃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行为构成脱逃罪。《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犯脱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被依法关押的人员必须遵守监管规定,不能擅自逃脱。 第十四个是劫夺被押解人员罪。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劫夺被押解人员罪。《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犯劫夺被押解人员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是为了保障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押解安全。 第十五个是组织越狱罪。这是指在押人犯三人以上秘密勾结,有组织有计划地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越狱逃走的行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组织越狱罪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种有组织的越狱行为严重破坏了监管秩序和司法权威。 第十六个是暴动越狱罪、聚众持械劫狱罪。暴动越狱或者聚众持械劫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构成相应犯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暴动越狱或者聚众持械劫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些犯罪行为性质非常恶劣,严重危害了司法安全和社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