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骗取出口退税罪都有哪些规定?
骗取出口退税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它指的是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犯罪活动。国家为了鼓励出口,会对一些出口商品给予退税的优惠政策,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这个政策,通过欺骗的方式来骗取退税,这不仅损害了国家的财政利益,也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从构成要件来看,在主体方面,单位和个人都能成为骗取出口退税罪的主体。比如一些进出口公司、企业等单位,或者是一些个人,都可能实施这种犯罪行为。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是故意的,也就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还积极去实施。
在客体上,该罪侵犯的是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和国家财产所有权。国家的出口退税制度是为了促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而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破坏了这个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导致国家财产遭受损失。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并且数额较大。这里的假报出口,可能包括虚报出口商品的数量、价格,或者提供虚假的出口合同、发票等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四条明确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 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意味着,如果纳税人先缴纳了一定税款,然后又通过欺骗手段骗取这部分已缴纳的税款,就按照逃税罪来定罪处罚;而骗取的超过已缴纳税款的部分,则按照骗取出口退税罪来处罚。
总之,骗取出口退税罪是一种性质恶劣的犯罪行为,受到刑法的严格规制。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要触碰法律的红线。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