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程序是怎样的?
刑事诉讼程序是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过程。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刑事诉讼的主要程序: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阶段。当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接收到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材料后,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侦查通常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负责。在这个阶段,专门机关会进行一系列的调查活动,比如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查封、扣押物证、书证、鉴定等。目的是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审查起诉由人民检察院进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主持。人民法院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案件进行审理。一审程序中,会经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等环节。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上诉。二审程序则是对上诉案件进行再次审理,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此外,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还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纠正。
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阶段。判决和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由相应的执行机关执行。例如,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的,也由相应机关执行。总之,刑事诉讼的各个程序相互衔接,共同保障了司法的公正和法律的正确实施。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上班在校园内被撞算不算工伤?
认定非法储存弹药罪后会被如何判刑?
家暴女儿该如何解决?
律师打官司失败了会退钱吗
取保候审最后不起诉会留案底吗?
机动车在高速上发生故障无法行驶该怎么办?
一般开红字发票是不是意味着之前多扣了?
妻子丢下孩子不管该怎么办?
包包被海关扣了一定要交税吗?
不起诉是否能申请财产保全?
没办结婚证小孩能上户口吗?怎么上?
法院协议离婚是否管用?
最高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案件的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民间借贷法院会判刑吗?
经过多长期限犯罪行为可以不再被追诉?
女职工怀孕被无故辞退该如何维权?
用人单位的后合同义务有哪些以及如何承担责任?
离婚后想复婚,手续怎么办?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自救?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