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案件有哪些规定?
我涉及到一个刑事诉讼案件,对这方面的规定完全不了解。想知道在刑事诉讼案件里,从立案到判决整个过程有什么具体规定,比如证据收集、嫌疑人权利、审判流程等方面,希望能有详细解释。
展开


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首先,关于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有权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查封、扣押物证、书证等侦查活动。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这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 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会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看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会根据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审、二审等程序。在审判过程中,要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等各项诉讼权利。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上诉,启动二审程序。总之,刑事诉讼案件的规定贯穿了从立案到执行的各个环节,目的是确保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