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有哪些限制条件?
我涉及一个刑事案件,听说可以刑事和解,但不知道这有没有啥限制条件。我想了解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刑事和解,以及哪些案件可以适用刑事和解,适用的具体条件又是什么。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 刑事和解有其适用范围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这里所说的民间纠纷,一般是指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刑法分则第四章规定的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规定的是侵犯财产罪。而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刑事和解程序。 另外,刑事和解还存在一些程序性的限制。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这意味着和解必须是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存在强迫、威胁等情形。达成和解协议后,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总体而言,刑事和解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刑事案件,它有着明确的适用范围和严格的程序要求,其目的是在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