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坏公私财物达到怎样的标准会被刑事立案?
最近遇到一些关于财物损坏的事儿,不太清楚具体达到什么程度会被刑事立案。比如是看损坏财物的价值,还是损坏的次数,或者还有其他的判定标准?想了解清楚相关的具体规定。
展开


损坏公私财物的刑事立案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财物损失数额来看,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会被刑事立案。这是一个明确的数额标准,意味着如果损坏行为导致的财物损失达到或超过五千元,就可能构成犯罪。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33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相关规定。 其次,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也会达到刑事立案标准。这里强调的是行为的次数,即使每次损坏财物的价值可能未达到五千元,但多次实施毁坏行为,同样体现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意和社会危害性。 再者,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会被刑事立案。这种情况不仅涉及多人参与,还具有公然性,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可能造成更大的影响。 最后,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也会被刑事立案。比如,故意破坏个人财物从而引发他人精神失常,又或者通过破坏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导致企业停工或经营活动被迫中止并引起重大金额损失以及使用极为恶劣的破坏方法等。这些情况虽然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但从行为的后果和影响来看,已经达到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未达到上述刑事立案标准,一般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