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延迟发放,个税需要正常申报吗?
我所在的公司因为资金周转问题,这个月工资延迟发放了。我不太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个税是不是还需要正常申报。我担心不按时申报会有不良影响,想知道从法律角度该怎么处理,希望了解相关规定。
展开


在工资延迟发放的情况下,个税是否需要正常申报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工资、薪金所得”的概念。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指的是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简单来说,就是个人通过工作获得的各种收入。而对于个税申报的时间,根据《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这里的“支付”是关键,也就是说,个税申报是按照实际发放工资的时间来确定的。举个例子,如果公司原本应在10月发放9月的工资,但延迟到了11月发放,那么按照规定,公司应该在12月申报期内为员工申报11月实际发放工资对应的个税。因为个税申报的时间是在实际发放工资的次月。从法律责任方面来看,如果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所以,工资延迟发放时,个税不需要按照原计划时间申报,而是按照实际发放工资的次月进行申报。这样既符合法律规定,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企业和个人都应严格按照这个规定来操作,以确保税务申报的合规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