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与共犯有什么区别?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教唆和共犯这两个概念总是区分不清。在一些案例里,感觉很难判断到底是教唆行为还是共犯行为。我想知道教唆和共犯具体的区别是什么,在法律认定上有什么不同标准,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解释一下。
展开


教唆和共犯是刑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看教唆。教唆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意图实施犯罪。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原本不想犯罪,但是在另一个人的鼓动下,产生了犯罪的想法并去实施犯罪。例如,甲劝说乙去盗窃某商店,乙本来没有盗窃的想法,在甲的劝说下实施了盗窃行为,甲的行为就是教唆。我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而共犯,即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里强调的是两人或多人基于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共同犯罪人可能在犯罪中分工不同,有的负责实施犯罪行为,有的负责提供工具、望风等辅助行为,但他们都对犯罪结果具有共同的故意和行为。比如,丙和丁一起商量并实施了抢劫行为,丙负责暴力威胁被害人,丁负责夺取财物,他们就是共犯。《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教唆和共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主观故意上看,教唆犯的故意是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而共犯的故意是共同实施犯罪行为。从行为方式上,教唆犯主要是通过言语等方式引起他人犯罪意图,共犯则是有共同实施犯罪的具体行为。从定罪量刑上,教唆犯的处罚要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而共犯的处罚则要考虑每个共犯人的具体行为和作用。总之,准确区分教唆和共犯,对于正确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 醉驾后再无证驾驶会受到怎样的处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 窃取残疾人的财物该如何定罪?
- 征地拆迁打官司期间工程能否继续进行?
- 医疗事故属于刑事还是民事?
- 非法经营罪量刑数额标准是怎样的?
- 离职之后如何单独交医保?
- 在别人赌钱时看热闹是否犯法,该怎么处理?
- 未成年人是否不负刑事责任?
- 公共秩序保留和直接适用的法有什么区别?
- 营业执照监事人需要负法律责任吗?如果需要该怎么办?
- 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区别?
- 因家人去世换户口本需要什么材料?
- 专利纠纷案件由谁审理?
- 跟别人互殴怎么才能赢?
- 重症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是多少?
- 一般纳税人进项大于销项时需要缴税吗?
- 河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适用什么标准?
- 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会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吗?
大家都在问
- 醉驾后再无证驾驶会受到怎样的处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 窃取残疾人的财物该如何定罪?
- 征地拆迁打官司期间工程能否继续进行?
- 医疗事故属于刑事还是民事?
- 非法经营罪量刑数额标准是怎样的?
- 离职之后如何单独交医保?
- 在别人赌钱时看热闹是否犯法,该怎么处理?
- 未成年人是否不负刑事责任?
- 公共秩序保留和直接适用的法有什么区别?
- 营业执照监事人需要负法律责任吗?如果需要该怎么办?
- 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区别?
- 因家人去世换户口本需要什么材料?
- 专利纠纷案件由谁审理?
- 跟别人互殴怎么才能赢?
- 重症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是多少?
- 一般纳税人进项大于销项时需要缴税吗?
- 河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适用什么标准?
- 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会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