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首先,从定义和性质来看,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它主要是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一种制裁,目的在于维护行政管理秩序。比如,企业未按照规定进行工商年检,可能会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罚款,这就是一种行政责任。而刑事责任则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后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最严厉的法律责任,旨在惩罚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例如,某人故意杀人,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其次,两者的承担方式不同。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等;行政处分则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通常适用于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再者,在构成要件方面,行政责任的构成相对较为宽松,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且具有主观过错(有的情况下不考虑主观过错),就可能承担行政责任。而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较为严格,需要同时满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四个要件。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时,才会被认定为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 最后,从追究责任的机关和程序来看,行政责任一般由行政机关依照行政程序来追究,行政程序相对简便、灵活。例如,税务机关可以依据税收征管法对偷税漏税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刑事责任则必须由司法机关依照刑事诉讼程序来追究,刑事诉讼程序更为严格、复杂,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多个阶段。这是为了确保对犯罪行为的准确认定和公正处罚。 法律依据方面,行政责任主要依据各类行政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刑事责任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