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贿赂违法与贿赂犯罪有什么区别?


商业贿赂违法和贿赂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都与贿赂行为相关,但在法律性质、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商业贿赂违法和贿赂犯罪在法律定义上有所不同。商业贿赂违法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这里的财物包括现金和实物,其他手段则是指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等给付财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手段。而贿赂犯罪则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或者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行为。它不仅仅局限于商业领域,更多地涉及到公权力的滥用。 在构成要件方面,两者也存在差异。商业贿赂违法的主体主要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其行为通常发生在商业活动中,目的是为了获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而贿赂犯罪的主体则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以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个人或单位。贿赂犯罪的行为必须与职务相关,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这表明商业贿赂违法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违反的是市场竞争秩序。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则对贿赂犯罪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以不同的刑罚。例如,受贿罪的量刑从拘役到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不等,行贿罪也有相应的刑罚规定。 从法律后果来看,商业贿赂违法的处罚相对较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不构成犯罪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而贿赂犯罪则要承担更为严重的刑事责任。一旦构成贿赂犯罪,犯罪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等,同时还可能会被处以罚金、没收财产等附加刑。 商业贿赂违法和贿赂犯罪虽然都与贿赂行为有关,但在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