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和赠与的区别是什么?


彩礼和赠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法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彩礼的定义。彩礼通常是指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一方给予另一方的聘金、聘礼等财物。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是以双方结婚为条件的。从法律角度来看,彩礼可以看作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这就表明,彩礼是以结婚为成就条件的,如果条件不成就,给付方有权要求返还。 而赠与则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行为。赠与是一种单务、无偿的法律行为,一旦赠与物交付给受赠人,所有权就转移给受赠人,赠与人一般不能随意撤销赠与。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也就是说,除了特殊情况,一般的赠与在财产交付后就不能随意要回了。 从性质上看,彩礼带有浓厚的民俗传统色彩,是基于当地的风俗习惯而产生的。而赠与可以发生在各种场合和关系中,不局限于婚姻关系。比如朋友之间、亲属之间都可以有赠与行为。 在判断是彩礼还是赠与时,关键要看给付财物的目的。如果是为了促成婚姻,按照当地习俗给付的财物,一般认定为彩礼;如果是出于情感表达、友好往来等目的,没有与婚姻直接关联的财物给予,则通常属于赠与。例如,恋爱期间一方为另一方购买的日常小礼物,通常会被认定为赠与;而在订婚仪式上按照习俗给付的大额财物,就很可能被认定为彩礼。 总的来说,彩礼和赠与在法律性质、目的、能否返还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实际生活中,明确区分两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