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权和抚养权有什么区别?


监护权和抚养权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首先来了解一下监护权,监护权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权利。这里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还不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像八周岁以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这说明监护权是法定的,具有强制性,并且监护权的范围比较广泛,涵盖了对被监护人生活、教育、财产等多方面的监督和保护。 而抚养权呢,它主要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是基于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产生的。抚养权更侧重于对子女生活和成长的照顾、教育等方面。在父母离婚或者分居等情况下,通常会涉及到抚养权的归属问题。一般来说,抚养权会归一方所有,但另一方也享有探视权等相关权利。比如在离婚案件中,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抚养权问题。 监护权和抚养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权利性质上看,监护权是一种法定的职责,是对被监护人的一种保护和监督的责任;而抚养权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或法律拟制产生的权利,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养育和照顾的权利。从权利的行使方式来看,监护权一般不受父母之间婚姻关系的影响,即使父母离婚,双方仍然都是孩子的监护人;而抚养权通常会在父母离婚等情况下进行明确的划分,归一方直接行使。从权利的范围来讲,监护权涉及到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各个方面的权益保护;而抚养权主要侧重于对子女日常生活的照料、教育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