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所得定率与定额有什么区别?
我自己经营了一家小店,在纳税申报时看到有经营所得定率和定额两种方式。我不太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哪种方式对我更有利呢?想了解下它们具体的差异,比如在计算方法、适用情况等方面。
展开


经营所得定率和定额是税务机关对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征收个人所得税时常用的两种方式,它们主要有以下区别。 首先是概念方面。定率征收,简单来说,就是税务机关根据你的经营情况,核定一个应税所得率,然后用你的收入总额乘以这个应税所得率,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按照对应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比如,你的小店一个月收入10万元,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是10%,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万×10% = 1万元,再根据这个应纳税所得额去找对应的税率计算税款。而定额征收,是税务机关直接核定你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需要缴纳的税款金额,不管你实际的收入是多少,都按照这个核定的金额来纳税。 从计算方法来看,定率征收的应纳税额 = 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这里的应税所得率是税务机关根据不同行业等因素核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则是按照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的税率表来确定。定额征收则不存在这样复杂的计算过程,直接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固定税额缴纳即可。 在适用情况上,定率征收一般适用于能够准确核算收入总额,但成本费用核算不准确的纳税人。因为这种方式不需要准确掌握成本费用,只需要知道收入就行。定额征收通常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置账簿标准的个体工商户,以及符合条件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法律依据方面,《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规定了定期定额征收(也就是定额征收)的具体办法和适用范围等内容。《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等文件对定率征收等相关事宜也有规定。纳税人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征收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