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个体定额和不定额的区别是什么?

我自己经营一家小餐馆,去办理税务登记的时候,听说有个体定额和不定额两种情况。我不太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哪种更适合我呢?我就想了解下它们在税收计算、申报流程、适用场景这些方面具体的不同之处。
展开 view-more
  • #个体定额
  • #个体不定额
  • #税收征管
  • #纳税申报
  • #个体工商户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个体定额和不定额通常是在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方面的概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它们的区别。 首先是概念方面。个体定额,简单来说就是税务机关根据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等因素,预先核定其一定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及收益额,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比如一家小杂货店,税务机关评估后认为它每个月的营业额大概是 2 万元,然后按照这个额度来确定要交多少税。而不定额则是税务机关不预先核定个体工商户的应纳税经营额,个体工商户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自行申报营业额,税务机关按照申报的营业额来计算应纳税额。就像一家装修公司,业务量不稳定,每个月的收入不同,就按照实际的收入来申报纳税。 在税收计算上,个体定额户的应纳税额是固定的。如果核定的月经营额是 3 万元,适用的征收率是 3%,那么每月应纳税额就是 30000×3% = 900 元。无论实际经营额是高于还是低于这个核定额度,一般都按照核定的税额交税(在一定幅度范围内)。而不定额户的应纳税额是根据实际申报的经营额来计算的。假如实际月经营额是 5 万元,征收率 3%,那应纳税额就是 50000×3% = 1500 元。 申报流程也有差异。个体定额户在纳税申报上相对简单。一般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缴纳核定的税款即可,不需要每月详细申报经营情况。比如按季度申报的定额户,每个季度末按照核定的季度税额交税就行。不定额户则需要定期如实申报经营情况。通常要在规定的申报期内,填写纳税申报表,向税务机关申报实际的经营额、所得额等数据,税务机关根据申报数据来计算应纳税额。 适用场景也不同。个体定额适用于经营规模较小、经营活动相对稳定、账册不健全难以准确核算经营额的个体工商户。比如一些小的早餐店、小卖部等。不定额适用于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活动变化较大、能够准确核算经营额的个体工商户。例如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服装加工厂、广告公司等。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对个体工商户的定期定额征收(也就是个体定额)做出了详细规定。该办法明确了定额的核定方法、程序以及定期定额户的申报纳税等内容。而对于不定额征收,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个体工商户应按照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核算,并如实申报纳税。总之,个体工商户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这两种征收方式的特点,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纳税方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