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改为小规模纳税人有什么区别?
我公司之前是一般纳税人,现在考虑改为小规模纳税人,但不太清楚两者之间有啥区别。比如在纳税计算、发票开具、税收优惠这些方面,改成小规模纳税人后会和以前有啥不一样呢?想了解清楚再做决定。
展开


一般纳税人改为小规模纳税人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 首先是计税方法不同。一般纳税人通常采用一般计税方法,也就是用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来计算应纳税额。比如企业销售货物取得100万元的销售额,适用税率13%,销项税额就是13万元,如果当期购进货物取得了8万元的进项税额,那么当期应纳税额就是13 - 8 = 5万元。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一般纳税人应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而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直接用销售额乘以征收率来计算应纳税额。例如小规模纳税人取得销售额100万元,征收率为3%,那么应纳税额就是100×3% = 3万元。这在《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有相关规定。 其次是发票开具方面。一般纳税人可以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而且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小规模纳税人一般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如果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要去税务机关代开。不过现在部分行业的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了。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不同类型纳税人在发票开具和使用上有明确的规范。 再者是税收优惠不同。小规模纳税人在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的情况下,可以免征增值税。这是根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而一般纳税人通常没有这样的直接免税优惠,但在一些特定行业和业务上有其他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软件企业的即征即退政策等。 另外,一般纳税人在财务核算上要求更为严格,需要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等。而小规模纳税人的财务核算相对简单一些。总之,企业从一般纳税人改为小规模纳税人后,在纳税的各个环节都会有明显的变化。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