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庭长和法官有什么区别?

我去法院办事的时候,听到有人说庭长和法官,我不太清楚这两者之间到底有啥不同。是职责不一样,还是权力范围有区别呢?我想弄明白他们在法院里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所以来问问大家。
展开 view-more
  • #法官区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了解庭长和法官的区别之前,我们先分别明确一下他们的概念。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在司法机关(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简单来说,法官就是具体负责审理各类案件的人,他们通过对案件事实的查明、对法律的适用,来作出公正的裁判。 而庭长,是法院中某一审判庭的负责人。审判庭是法院内部根据案件类型、审判业务等进行划分的业务部门,比如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等。庭长不仅要参与案件的审理工作,同时还承担着本审判庭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等多项职责。 从职责方面来看,法官的主要职责聚焦于案件的审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规定,法官的职责包括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以及国家赔偿等案件;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法官需要在庭审中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审查证据,依据法律和事实作出判决。 庭长除了作为法官参与案件审判外,还要负责本审判庭的日常管理工作。比如,安排审判庭的案件分配,协调本庭法官之间的工作关系,组织业务学习和研讨,以提高本庭法官的业务水平等。 在任职资格上,法官需要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并且具备相应的学历、工作年限等条件。而庭长一般是从优秀的法官中选拔产生的,除了要具备法官的任职条件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业务指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等。 在权力范围上,法官在审判案件时具有独立的审判权,依据法律和事实独立作出裁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庭长虽然也有审判权,但同时还拥有对本审判庭工作的行政管理权和一定的业务指导权,可以对本庭法官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不过,这种监督和指导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干涉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 总的来说,庭长和法官虽然都属于法院系统的工作人员,但他们在职责、任职资格和权力范围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