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应纳税额和应交增值税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的时候,对增值税应纳税额和应交增值税这两个概念总是搞混。每次计算税款时都不确定该按照哪个来操作,也不清楚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啥不同。想知道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希望能有通俗易懂的解释。
展开


增值税应纳税额和应交增值税是在增值税计算和会计核算中经常会涉及到的两个概念,下面为您详细解释它们的区别。 增值税应纳税额,它是一个税收计算上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经过一系列计算得出的当期应该缴纳的增值税金额。其计算方式根据纳税人的类型有所不同。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应纳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如果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这里的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则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和第十一条的相关规定。 应交增值税是一个会计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增值税。在会计账务处理中,企业会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多个专栏,如“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已交税金”等,通过这些专栏来记录增值税的发生、抵扣、缴纳等情况。企业根据当期的业务情况,将相关的增值税金额计入相应的专栏,最终通过这些专栏的核算来确定企业实际应该缴纳给税务机关的增值税金额。 综上所述,增值税应纳税额侧重于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的税款计算,是一个税务计算结果;而应交增值税侧重于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是企业对增值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的一个科目。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企业增值税的相关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