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我不太清楚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到底有啥不同。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不确定该归为哪类违法。比如有人不履行合同,这算啥违法?还有商家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这又和前面的有啥区别?我想弄明白这两种违法行为具体区别在哪。
展开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民事法律主要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就是一部重要的民事法律。而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行政管理法规是国家为了实现行政管理职能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 其次,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民事违法行为侵犯的是特定主体的民事权利,比如人身权、财产权等。举个例子,甲借了乙的钱到期不还,这就侵犯了乙的财产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而行政违法行为侵犯的是国家的行政管理秩序。例如,商家没有按照规定办理营业执照就开业经营,这破坏了市场的行政管理秩序,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再者,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一样。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常见的民事责任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还是以甲借钱不还为例,乙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返还借款并支付逾期利息,这就是让甲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的是行政责任,行政责任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分主要是针对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最后,处理的程序也不同。民事纠纷一般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当事人可以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即只有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法院才会受理。而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理通常是由行政机关依照行政程序进行,行政机关有权主动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