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与欠条的区别是什么?


借条和欠条都是在经济交往中,用于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但它们在法律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下面从定义、形成原因、诉讼时效等方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是定义方面。借条是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的凭证,本质上是一种借款合同的简化形式。简单来说,就是你把钱借给别人,别人给你写的一个证明。而欠条则是个人或单位在欠款、欠物时写给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凭证性应用文,是对以往双方经济往来的一种结算,表明自欠条形成之日起双方之间形成的一种新的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 其次是形成原因。借条主要是因借贷而产生,比如张三借给李四5000元,李四就给张三写个借条。而欠条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基于多种事实而产生,如买卖、劳务、企业承包等事实产生的欠款都可以形成欠条。比如甲卖给乙一批货物,乙没付货款,乙就可以给甲写个欠条。 在诉讼时效上,两者也有所不同。对于注明了还款期限的借条和欠条,诉讼时效均从其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日起计算为三年。没有注明还款期限时,对于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要求还款,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时开始计算,最长可达20年。而对于欠条,债权人应当在欠条出具之日起三年内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 从法律证明力来看,借条的证明力相对较强。借条能够直接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一般情况下,持有借条基本就能证明借款事实的存在。而欠条证明的是双方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但不能直接表明债权债务关系产生的原因。在诉讼中,如果被告对欠条的形成原因提出抗辩,原告还需要进一步举证证明欠款形成的事实。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也是我们在判断借条和欠条诉讼时效时的重要法律依据。 总之,在日常经济交往中,当发生借贷关系时,建议尽量让借款人出具借条,这样能更好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