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案件是否需要聘请律师?
我最近打算走离婚诉讼,可对于要不要请律师很纠结。不知道请律师能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帮助,又担心请律师会增加经济负担。想了解一下在离婚诉讼里,到底需不需要聘请律师,聘请律师与否会对案件有怎样不同的影响 。
展开


离婚诉讼案件并非必须聘请律师,是否聘请可根据自身需求和意愿决定。 首先,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这里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这表明请律师是当事人的权利,而非强制义务。 聘请律师有诸多好处。律师熟悉法律专业知识和诉讼流程。比如在财产分割方面,《民法典》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和分割原则有规定,律师能依据这些规定,帮您准确界定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以及争取合理的分割比例。在争取孩子抚养权上,律师也能根据孩子年龄、双方抚养条件等,依据法律规定提出有力的主张。而且律师有丰富的庭审经验,知道如何更好地举证、质证和辩论,能更有效地维护您的权益。 不过,有些情况不聘请律师也可以。如果双方争议不大,比如只是对精神赔偿或青春补偿数额有分歧,且案件标的额小,当事人又了解基本诉讼程序知识,在法官引导下也能处理好案件。或者双方感情没完全破裂,只是缺乏沟通,有望在法官主持下和解或原告撤诉,这种情况下律师的作用相对有限。 总之,是否聘请律师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要结合案件复杂程度、自身对法律和诉讼流程的掌握情况以及经济状况等来决定。 相关概念: 诉讼代理人:就是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举证:是指当事人向法庭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主张的行为。 质证:是指当事人在法庭上对对方提交的证据进行质疑、询问等,以确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辩论:在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就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问题,陈述自己观点并反驳对方观点的活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