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选择司法程序好还是双方协商好?离婚后二次分割财产的条件有哪些


离婚选择司法程序还是双方协商,各有利弊。 先来说说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就是夫妻两人商量好离婚相关事宜,像财产怎么分、孩子归谁养等,然后签个书面协议,再一起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离婚登记。这种方式省时又经济,材料齐全的话,半小时左右就能办完手续。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得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去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里要写清楚自愿离婚的意思,还有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协商一致的意见。不过,协议离婚要求夫妻双方对这些问题都得达成一致才行。 再讲讲司法程序中的诉讼离婚。要是夫妻单方想离婚,对方不同意,或者都同意离婚但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上谈不拢,那想离婚的一方可以向法院递交离婚诉讼状。诉讼离婚相对费时费力,但要是双方没法达成离婚协议,这就是必经之路了。《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可以先由有关组织调解,也能直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审理离婚案件会先调解,要是感情确实破裂,调解无效,就会准予离婚。比如存在重婚、实施家庭暴力等情形,调解无效就应准予离婚。 接着说说离婚后二次分割财产的条件。 一是协议离婚后,一方对离婚协议里财产分割的约定反悔了,能要求法院变更或撤销原来的财产分割协议。 二是夫妻离婚后,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的行为,或者伪造共同债务想侵占财产的,这种情况下可以请求法院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有上述行为,离婚分割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的,可向法院起诉再次分割。 三是离婚后,如果发现夫妻共同财产有漏分的,也能请求法院进行二次分割。 相关概念: 协议离婚:夫妻双方就离婚及相关事宜协商一致,通过签订书面协议并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来解除婚姻关系的方式。 诉讼离婚:夫妻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来解除婚姻关系的方式。 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归夫妻共同所有,比如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