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析产登记有哪些基本步骤?


离婚析产登记是指离婚时,对夫妻双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后,就个人分得的财产进行产权登记的手续。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离婚析产登记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准备相关材料。通常需要的材料有:离婚判决书或离婚协议书或离婚证;房地产证;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房地产登记申请书;委托书等。这些材料是进行析产登记的基础,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很重要。例如,离婚判决书或协议书明确了财产的分割情况,房地产证是房产的产权证明。 第二步,到公证处办理析产公证。如果离婚判决书或者离婚协议书中已经对房产的归属作出了明确的约定,那么也可以不办理析产公证。公证的目的是对财产分割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证明,增强登记的效力。在办理公证时,要按照公证处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缴纳公证费用。 第三步,到交易中心办理转绘。转绘是将原房地产证上的产权信息进行变更,以反映析产后的产权情况。需要提交前面准备好的材料,按照交易中心的流程进行办理。这一步主要是为后续的登记做准备。 第四步,到房管局办理免征契税申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析产是免征契税的。在房管局办理免征契税申请时,要如实提供材料,经过审核符合条件的,即可免征契税。这能为当事人节省一定的费用。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离婚后房屋权属变化是否征收契税的批复》,夫妻共有房屋属共同共有财产。因夫妻财产分割而将原共有房屋产权归属一方,是房产共有权的变动而不是现行契税政策规定征税的房屋产权转移行为。因此,对离婚后原共有房屋产权的归属人不征收契税。 第五步,办理析产登记手续并缴纳登记费。将前面的手续都完成后,就可以正式办理析产登记了。在办理登记时,要缴纳一定的登记费用。登记完成后,新的产权证书就会发放给相应的权利人,至此,离婚析产登记手续全部完成。 总之,离婚析产登记涉及多个步骤和相关部门,需要当事人认真准备材料,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