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限售股股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非限售股股息涉及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概念。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对于非限售股股息,它属于个人因拥有股权而取得的所得,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非限售股股息是要按照这个标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不过,为了鼓励长期投资,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国家也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101号),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例如,您持有某上市公司非限售股,获得了1000元股息,如果您持股期限超过1年,那么这1000元股息就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就需要缴纳1000×20% = 200元的个人所得税;如果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50% = 500元,需缴纳个人所得税500×20% = 100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上市公司股票的非限售股股息。对于非上市公司的非限售股股息,目前并没有这样的差别化政策,一般是按照每次收入额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个人所得税通常由支付股息的公司代扣代缴,您实际收到的股息是已经扣除了个人所得税后的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