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分子真的会发给通讯录好友信息吗?
我遭遇了诈骗,对方说要是不按照他们说的做,就会把一些不好的信息发给我通讯录里的好友。我很担心,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会这么干,从法律角度来讲,他们如果这么做算违法吗?
展开


在现实生活中,诈骗分子确实有可能会向受害者通讯录好友发送信息。从法律层面来看,这种行为涉及到多个法律概念和规定。 首先,诈骗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诈骗行为通常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若诈骗分子向通讯录好友发送信息,可能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如果诈骗分子获取并使用了通讯录信息,就可能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名誉权则是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如果诈骗分子发送的信息对通讯录好友的名誉造成了损害,就构成了对名誉权的侵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所以,一旦发现诈骗分子有向通讯录好友发送信息等行为,受害者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和通讯录好友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