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状需要提供证据吗?
我打算去法院起诉,写了诉状,但不太清楚写诉状的时候需不需要把证据也提供上去。不提供怕影响立案,提供了又担心后面有变数。想问问写诉状的时候到底需不需要提供证据呢?
展开


在法律程序中,诉状是否需要提供证据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诉状和证据的概念。诉状,简单来说,就是你向法院提交的一份书面文件,里面会写明你是谁、你要告谁、因为什么事情要告对方以及你希望法院怎么判,这是启动法律程序的一个重要文书。而证据则是能够证明你所说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材料,比如合同、聊天记录、视频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这里面并没有明确要求在提交诉状时就必须提供证据。也就是说,从立案的角度来讲,并不强制要求在诉状中提供证据。 不过,虽然法律没有强制在提交诉状时提供证据,但提供相关证据能够让法院更快地了解案件情况。如果你有证据并且方便在提交诉状时一并提供,那么附上证据可以帮助法院初步判断案件是否合理,提高立案的效率。而且在后续的诉讼过程中,证据是支持你诉求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所以,即使立案时没有提供证据,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你还是需要为自己的主张提供充分的证据,否则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综上所述,提交诉状时不是必须提供证据,但为了更好地推进诉讼进程,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在提交诉状时附上相关证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