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司法是否意味着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障?
我遇到了权益被侵害的事情,听说公正司法能保障权益,可心里还是没底,想知道在公正司法的情况下,我受到侵害的权利是不是肯定能得到维护呢?我很担心最后自己的权益还是得不到保障。
展开


公正司法是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和当事人,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让受到侵害的权利尽可能得到救济。然而,公正司法并不意味着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障。 从法律原理上来说,司法程序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司法是依据证据来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以及侵害的程度等情况,即使司法是公正的,也很难保障其权利。例如,在一些侵权案件中,受害者可能由于当时没有及时收集证据,后续无法证明侵权行为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那么法院就难以支持其诉求。 另外,法律的适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法律是概括性和普遍性的规范,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具体情况。在一些复杂的案件中,可能会出现法律条文的理解和适用存在争议的情况。司法机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释和判断,但不同的解释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而且,司法程序的执行也可能面临困难。即使法院作出了有利于受害者的判决,如果侵权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或者故意逃避执行,受害者的权利也难以得到实际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强制执行程序,但在实际操作中,执行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所以,公正司法为权利保障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保障,但不能绝对地说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