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人的话具有法律效力吗?
我在一个交易里,有个中间人帮忙沟通,他说了一些关于交易条款和保障的话。现在交易出问题了,我想知道中间人当时说的那些话在法律上有没有效力,能不能作为维权的依据?
展开


在法律上,判断中间人的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要明白几个概念。 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想要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想法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如果中间人表达的内容有让交易双方受其约束的意思,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那就可能构成有效的意思表示。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若中间人是受一方或双方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传达意思、表示意见等,且符合代理的构成要件,那么中间人传达的内容就相当于被代理人自己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然而,如果中间人只是在交易中起到传话、沟通的作用,并没有得到任何一方的授权进行意思表示,或者其话语只是一种建议、介绍等,不具有明确的法律效果的意思,那通常就不具有法律效力。比如中间人说‘我觉得这个价格还可以再商量商量’,这只是一种建议,很难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此外,要是中间人的话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导致当事人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所以,判断中间人话语的法律效力,要综合考虑其是否有授权、话语内容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