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儿子一笔钱是否需要公证?
我爸妈打算给我一笔钱,说是支持我创业用。我听朋友说这种情况最好去做个公证,可我觉得一家人没必要这么麻烦。我就想问问,从法律角度讲,父母给儿子一笔钱需不需要去做公证呢?做和不做有啥区别吗?
展开


在父母给儿子一笔钱的情形中,是否需要公证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公证的概念。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找一个权威的公证机构来证明这件事是真实、合法的。 从法律层面看,父母给儿子钱属于赠与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也就是说,只要父母有赠与的意思表示,儿子也接受了这笔钱,赠与合同就成立了,并不以公证为生效要件。所以,从合同成立的角度,即使不公证,这笔钱的赠与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不过,公证还是有其独特的优势。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不能撤销赠与。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这就意味着,如果进行了公证,父母就不能随意反悔收回这笔钱。 此外,公证可以增强证据效力。如果日后因为这笔钱产生纠纷,经过公证的赠与协议在法庭上更容易被法官采信,证明力相对更强。而且,公证过程是比较规范和严谨的,会对赠与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也能避免一些潜在的误解和纠纷。 综上所述,父母给儿子一笔钱不是必须要公证。如果家庭关系和睦,彼此信任,不公证也不影响赠与的效力;但如果为了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或者想要确保赠与的不可撤销性,那么进行公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