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逃逸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饮酒逃逸的处理流程通常包含多个步骤。 首先是案件的受理与调查。当发生饮酒逃逸事件后,受害人或其他目击者会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对案件进行受理,并立即展开调查工作。他们会收集现场的各种证据,比如事故现场的车辆痕迹、散落物等,还会通过询问现场的证人来了解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像逃逸车辆的特征、行驶方向等。这一步骤依据的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该规定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同时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证据。 其次是逃逸者的追捕。公安机关会利用各种手段来追捕逃逸者。他们会借助监控视频,查看事故发生路段及周边道路的监控,追踪逃逸车辆的行驶轨迹;也会发布协查通报,请求其他地区的公安机关协助查找逃逸车辆和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逃逸者的线索,会迅速采取行动将其抓获。这是为了保障法律的公正执行,让逃逸者承担应有的责任。 接着是对逃逸者的检测与认定。当逃逸者被抓获后,公安机关会对其进行酒精检测,确定其体内酒精含量,以此来判断是饮酒驾驶还是醉酒驾驶。如果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如果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则属于醉酒驾驶。这一认定标准依据的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的规定。 然后是责任认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事故现场的勘查、证据收集以及调查情况,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般情况下,饮酒逃逸的一方会被认定为承担全部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 最后是处罚环节。对于饮酒逃逸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如果是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逃逸,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逃逸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如果是醉酒驾驶机动车逃逸,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要是饮酒或醉酒逃逸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